(前文读取记忆时丢失)……从而使得它们缺乏正当性和必要性。一个人如何利用他的时间,通常会被环境诱导,在能够触及互联网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尽情的取悦自我,尤其是以直播、动态等形式蔓延的“求关注”和“存在感”心态,思想会愈发的空虚。然而,所谓的“雅”与“俗”,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它们是否有共通之处?肉体上的快感,比如性高潮、饱腹和排泄种种,能否比心灵的快感来得更加持久?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如果某个词的错误读音或拼写广泛流传,那么它最终会进入字典——像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假设有一种文化也扩散开,并得到众人的认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政府会考虑那是否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其统治地位,而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以官方论调“立法”规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可惜的是,去强行定义一件事物,往往到最后无法自圆其说,甚至前后矛盾。偷换概念的间隔足够长,就可以蛊惑人心。

一个文化,一种风气,对社会的发展究竟有何影响,是很难预测的。按卡尔·波普尔的观点,预测这一行为已经影响了预测的结果,就像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就像上帝确确实实掷骰子那样。历史主义者大多是狂热分子(此处指他们坚信“以史为鉴”是正确的),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复原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所需的全部条件,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未来。

如果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话,构成我们的那些东西是否具有意识?原子、质子、中子、夸克……我们善于践行自己被固定化的思维和价值观,并且常常在做无用功,自我催眠“这样做对我好”。事物的价值囿于人类限定,天文学家知道哪个星球上钻石泛滥,知道哪个星球上金银如山,但是对于地球来说,要有这种状态近乎不可能。

提及“心灵”、“灵魂”、“精神”之类的词,人们脑中不容易浮现一个直观的画面。一颗正在搏动的心脏,一个插着许多电极连着电线的大脑,它们可以表示前面那些词吗?物质如果不是心灵的一部分,至少也是其载体,利用物质这一体系将意识传达的做法,小说中就有提及。如《超越时间之影》、《三体III:死神永生》,然后,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客观基础、不可怀疑……这样的一条链,语言显然是起到媒介作用。

所以,学习一门语言,难点在于“会意”,即真正明白其意义并在心灵中产生对应的映射。

又有言:“哲学不能填饱肚子,但可以填饱灵魂。”,人类最初的意识中是否含有“热爱智慧”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