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
本作品由 博库网 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纯朴的人和超智的人都有信仰,前者简简单单就信了,后者用理性推理,两者都得到了好处。
  • 初一学几何,那条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 就是帕斯卡十三岁时发现的一条定理。
  • 你说,这个人是不是那种高智商理工男,天天搞研究,不懂得情趣?不是的,他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游玩于山水田园之间,偶尔还赌一把 —— 和自己的朋友赛马。
  • 在一个领域做到引领风骚数百年就够了,但帕斯卡是个全才。
  • 那么,我们要问:当一个人的科学知识超越了他的整个时代,他会做什么呢?他会研究宇宙的奥秘,研究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他找到了答案。
  • 亨利・梭罗认为:“我惯行密林溪谷路,我的上帝自然就在那翠柏深处、鸣雀口中。”
  • 帕斯卡会用计算机思维去推导,用概率论去估算,用微积分来分析。
  • “All this world is lust of flesh.”

第一章 我的思想和语言风格

  • 所以很少有懂直觉思维的数学家,很少有懂数学思维的直觉思维者。
  • 假如有人既不懂数学思维,也不懂直觉思维,那他肯定是智力上有障碍。
  • 概念、论证之类的东西对数学来说至关重要,而纯粹的直觉思维者是没有任何耐心去触摸的,他们根本看不懂这些,并认为它们超出常规。
  • 真正的哲学家轻视哲学。
  • 之所以看得不全面,也许是因为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全,而他天然无法在自己看到的那个侧面犯错,因为理性的知觉从不出错。
  • 阅读描述真情实感的文字时,我们就会感觉到那里面的真,其实它早就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爱上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让我们有感觉,他展示的不是他珍贵的部分,而是我们自己的。因此这使他在我们眼里变得可爱,如果理智上还有交集,我们必然会心生爱意。
  • 无休止的休息使人疲累,而总是疲累会使我们枯萎,我们会神游。
  • 简单即美,心灵判其为美。
  • 雅与美都有某种标准,标准就是一种联系,是我们的天性 —— 无论它本来是刚强的还是软弱的 —— 和美好事物之间的联系。
  • 既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应当知道的一切,那么我们就应当对一切都略懂一些,因为对一切都略懂要比懂一件事的一切要好得多。
  • 欲念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根源,欲念即人性…… 所以我们必须使那些心怀人道和柔情的人愉悦。
  • 钥匙之德是开启,钩子之德是拉近。

第二章 没有信仰的人的不幸

  • 还有他关于自杀、死亡的观点。他鼓励人们对救赎采取冷漠的态度,无须敬畏,无须忏悔。
  • 当我在痛苦中不知所措时,自然科学并不能给我带来安慰,但心怀信仰永远是我对自然科学的无知的一种补偿。
  • 太多和太少的酒。一滴都不给他,他就不可能发现真理;给他太多,结果也是一样。
  • 人处在不明白事物的起始也不明白事物的归宿的永恒绝望之中,唯一可做的只能是研究可见的那部分中间事物。万物生自虚无而趋向无穷,谁能领会这神奇的过程?这些奇迹的创造者会理解这过程,任何他人都无法做到。
  • 单就其前提假设的繁多和细密而言,每个学科都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很显然,原理本身是不能自证的,还需要以别的原理为基础,而这些原理又需要别的原理来支撑
  • 我们的理性之于思想世界,正如我们的身体之于无限的自然。
  • 我们想抓住一个点把自己固定下来,它却摇摆着离我们而去。我们追赶,它却拒绝被掌握,滑开、溜走并进入一场永恒的逃遁。
  • 因此,想要理解一件事物,我们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
  • 一切事物既是因又是果,既相互依存又独立,既直接又间接,我们都由一条自然而不可思议的锁链紧紧相连,最遥远和最异质的东西都连在一起。
  • 我无法原谅笛卡儿。他的全部哲学都想撇开上帝,但又需要上帝轻轻推一下启动世界的运转。除此之外,他就再也不需要上帝了。
  • 当成千上万的人都讥笑我们的选择时,我们就更怀疑自己了。
  • 曾经软弱的,永远不会变得绝对刚强。“他已经长大了,他已经变了。” 说这话是徒劳的,他还是那个人。
  • 对平常所见之事,即使解释不清,也不会大惊小怪;而发现从未见过的真理时,人会觉得它荒唐。(西塞罗)
  • 记忆、快乐都是直觉,甚至数学定理也可以变成直觉,因为教育可以使其成为自然的直觉,自然的直觉也可以被教育清除。
  • 他想变得伟大,却只看到自己的渺小;他想得到幸福,却只看到自己的可悲;他想变得完美,满眼都是缺陷;他渴望成为人群中被爱慕和尊敬的对象,却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得到憎恨和厌恶。
  • 所以人生不过是一场未落幕的幻觉,人们互相奉承和欺骗。没有人会人前人后一致地评价我们。人类社会建立在互相欺骗的基础之上。
  • 当激情引导我们去行动时,我们就会忘记自己该做什么,比如我们喜欢一本书,读起来就忘了正事。所以,为了提醒自己还有责任,就得给自己设定个不喜欢的任务,这样我们就能推脱说还有正经事要做,记住了自己的责任。
  •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而且用不同的眼睛,我不觉得他们会发现同一个东西。
  • 人的特点:不独立存在,渴望独立存在,有各种需要。
  • 人的状况:无常、容易厌倦、不安。
  • 但人们就是觉得待在家里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寻找交际和进入游戏,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快乐地待在自己家里。
  • 国王身边围着一群人,专心使他分心,阻止他思考自己的存在。虽然他是国王,一旦思考自己也会陷入不幸。
  • 人天然就理解自己的处境,所以在一切之中最逃避安宁,为了追求动荡,无所不用其极。
  • 他们认为自己真的在追求安宁,其实只是在追求刺激。
  • 同样,另一些人则在自己家里满头大汗地向学识渊博的人证明自己又解决了一个迄今为止没人解决的代数难题。
  • 不管一个人怎么难过,只要能引导他进入 “不思考” 的状态,他就能暂时幸福起来。
  • 人心是多么空洞又充满污秽啊!
  • 显然,上帝造人时是为了让他思考,这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价值,他全部的义务就是去思考。
  • 人屈服于痛苦并不可耻,但沉溺于快乐则是可耻的。
  • 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若它生得再短一点儿,全世界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 凄凉的真相中,何以解忧?唯有消遣。
  • 过去和现在是手段,只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从未活着,我们只是希望活着。我们永远都在为明天的幸福做打算,所以不可避免地,我们将永远求而不得。

第三章 当人必须赌一把的时候

  • 以惧治民,王之耻也。(奥古斯都,《书信集》,第48或49封)
  • 竖子不解此理。
  • 心智无须受过太多教育就可以理解,一切满足都是虚无,转瞬即逝。快乐只是泡影,我们的祸则是永恒的。死亡召之即来,过不了多少年,它终会将把我们变成永远的虚无,或把我们放进永恒的折磨,不可抗拒。两种必然都不乐观。
  • “我不知道是谁把我放在了这里,不知道这是哪儿,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对一切都一无所知。我不了解我的身体、我的感官、我的灵魂,甚至不知道是哪部分的我在思考我说的这些话,它思考一切也思考它自身,而它对自己的无知并不亚于对世界的无知。我看到可怕的宇宙空间包围着我,发现自己被锁在广漠空间的一个角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而不是彼处,也不知道在无限延展的时间轴上自己为什么会填充这一段时间而不是另一段时间。我看见四面八方都无限地延展开去,把我裹挟得如同一个原子,又像个影子,一闪而过,永不复返。我唯一确定的是我必然会死,但我最不了解的正是这个我很快就无法逃避的死亡。
  •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所以我也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只知道我离开此处的时候,要么落进一个愤怒的神手里,要么永远变成无,但我不知道到底给我安排了哪种永恒的归宿。这就是我的情况,充满了无力和变数。所以我总结了,我这辈子不应该关心和研究那些必然……
  • 所以,那些装酷的人一般都很不开心,因为他们要克制自己的直觉,才能变成人群中最蒙昧的人。如果人心底没有足够的光而苦恼,那就不要掩饰,承认这个事实并不可耻。
  • 不证自明的是,人一生的长度不过一瞬,而性质未知的死亡状态才是永恒的。
  • 由此,我们批评从不思考生命的最终归宿的人,他们活着,任凭自己被自己的习惯和快感所引导,不思考也不关心,仿佛不思考永恒就不存在永恒似的,一心只想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
  • 安于无知是非常可怕的,必须让这样度过一生的人感受其荒诞和愚蠢,要展示给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愚蠢而大为震惊。
  • 想象一下,一群人披枷带锁,被判了死刑,每天都有几个在其他人面前被处决,依然活着的人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同伴们是一样的,他们悲伤绝望地面面相觑,等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们存在状况的写照。
  • 我不了解无垠的时空,它们也不在乎我,我吓到了,惊异于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于此时此地而不是彼时彼地,没有任何解释。是谁把我放在这里的?空间与时间被分配给我,是奉了谁的命令呢?
  • 空间向无数方向无限地延展开去,永恒地深默着,这使我恐惧。
  • 为什么我的知识是有限的?为什么我的身体也是如此?为什么我的生命限于百年而不是千年?自然为什么赋予我这些数量,在无穷多的数字中选择这个数而不是那个数?在无穷之中选择这个数而舍弃另一个,是无法解释的。为什么没有尝试另一个?
  • 害怕死于安乐,又怕死于忧患,因为人就是人。
  • 我们知道存在无穷大,但不知道它的本质。我们知道数字真是无限的,所以的确存在无穷大,但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
  • 下面让我们从感觉角度来论证。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他一定是无限的、不可知的,因为他既不可分割又不可测量,和我们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既无法认识他是什么,也无法确定他是否存在。既然这样,有谁敢妄下定论?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能是我们,我们和他有质上的不同。
  • 没有确定性就不做,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百分百确定的。

第四章 从无到有的信仰

  • 因为内心活在信仰中的人,必然一眼就能看出,一切存在都是他们敬奉的上帝的创作而非其他。
  • 理性行动迟缓,它需要诸多定理、步步验证。定理必须一直都存在,一旦缺一个定理,理性就会入睡或误入歧途。感觉和理性的运行方式不同,它迅疾如电,随时都可以一步到位。所以我们必须把信仰置于感觉之中,不然它就永远是摇摆不定的。
  • 使你相信的,应当是听从了自己理性的持续呼唤,而不是别人的呼唤。是你允许自己相信的。
  • 理性走到终极,就会确定一件事:宇宙万物有一种无限性,超出理性之外。如果不能理解到这种程度,那理性就是弱的,是目光短浅的。如果自然事物已经超出理性了,那么对于超自然的事物又该怎么说呢?
  • 我们不能只用脑来理解真理,还要用心去悟。
  • 定理来自直觉,然后可以用来推导命题,两者都是确定的,只是得来的方式不同。

第五章 在一个不公正的世界里,上帝是否缺席

  • 最大的错误就是纠正错误的法律;误以为它代表正义所以服从它的人,只是在服从想象中的正义,并非服从律法的精髓。
  • 没有权力,正义就是无力的;没有正义,权力就是暴政。
  • 对什么是正义颇具争议性,权力则很好识别且没有争议。于是我们无法将权力赋予正义,因为权力否认正义,宣称 “我就是正义”。因此,我们无法使正义变得强大,只能使强大的东西变得正义了。
  • 我们为什么要服从大多数?因为他们更有理性?不,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权力。
  • 我们为什么要遵从古老的律法和观点?因为它们更符合健全的理性?不,因为它们是唯一能消除我们分歧的根源。
  • 统治世界的是权力,不是民意。但民意可以通过权力扩大,权力也可以造就民意。
  • 人人都想做统治者,而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只有部分人可以,所以就一定会有各种阶层。
  • 所以,维系人民对某个人的尊敬的绳索,乃是想象力。
  • 习俗决定什么可以被接受,同理,它也决定何为正义。
  • 建立在强权基础上的政府则可以永远统治下去。所以,民意是世界的女王,权力则是世界的暴君。
  • 盛装就是为了显示权力。
  • 这样的法律是荒谬且不公的,但自古如此,并将永远如此,所以它就成了合理和公正的了。
  • 他们相信法律和习俗,并拿出其古老的权威性作为它们是真理的证据,但这种权威里是没有真理的。
  • 最哲学的部分是简单的、安宁的生活。他们写有关政治的内容,就像在给一群疯子制定章程,装作在论大事,是因为他们知道听他们演讲的疯子都以为自己是国王或皇帝。他们创造这些原则,只是为了缓冲那些人的疯狂,使其尽量无害。

第六章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 我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或没有头(只因经验告诉我们,头比脚更重要),但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那他就成了一块石头或一只动物。
  • 不需要整个宇宙武装起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剥夺他的生命。即使宇宙要毁灭他,他也比致他于死地的宇宙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将要死亡,他知道宇宙相于对他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 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因为它,我们才可以鼓舞自己,而不是通过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所以,让我们努力好好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
  • 没有任何东西荒谬到哲学家理不清。(《论神性》)
  • 最可耻的莫过于声称自己懂自己不懂的东西。(西塞罗)
  • 思想倏忽而来,倏忽而逝,没有方法可以保留或储存。
  • 思想逃脱了,我想把它写下来,而我写下的是 “它逃离了我”。
  • 最让我惊讶的是看到整个世界都不对自己的软弱感到惊讶。人们各自遵循自己的生活模式,一板一眼地生活,并非因为遵循惯例真有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人们假装知道理性和正义的所在。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一场欺骗,但由于一种怪异的谦逊,相信自己喜欢被骗,而不是错在他们总在遵循的艺术。世上有很多人是怀疑主义者,但不戴怀疑主义派的帽子。
  • 它指责太发达的智慧,说它和智障一样都是疯狂,只有中道是好的。
  • 太多自由并非好事,随心所欲也是一样。
  • 一切格言佳句,世界上都有了,我们只须拿来就用。
  • 在绘画艺术上,透视学规定了这个点。但要观察真理、高尚,谁来规定这个点呢?
  • 当人人都放纵,就没人在放纵了。停下来的人就像一个参照点,使人注意到其他人的过度表现。
  • 人最大的卑贱就是追求荣耀自己,但它也是人之尊贵的最大标志,因为无论人在世上拥有多少东西,享有何种健康和精致的享受,倘若不享有他人的尊敬,他就不满足。
  • 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他的不幸也能证明这一点。动物身上叫作天性的东西,于人则是可悲的;由此我们认识到,人的天性像动物的一样,人从曾经美好的天性中落了下来。
  • 我们明白自己的不幸,它扑上来,扼住我们的喉咙,但是我们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本能,使自己不倒下。
  • 理性和情欲在人内部作战。
  • 假如人只有理性而没有情欲……
  • 假如人只有情欲而舍弃理性……
  • 但人是两者兼备,所以纷争不断,人无法和自己和平共处。所以人永远分裂,和自己对抗。
  • 从人的伟大中可推导出他的可悲,从人的可悲中可推导出他的伟大。

第七章 论高尚与教义

  • 人人都寻求幸福,无一例外。无论使用何种手段,人们都寻求到达这个终点。
  • 人们望眼欲穿,但是,岁月悠悠,从未有谁到达过这里,除了有信仰的人。
  • 为了寻求美好,有人诉诸权力,有人诉诸科研,有人求之于感官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