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并没有使整个社会更加趋于一致,就像学校并没有使大家获得一致的教育机会一样,它甚至加剧了其分化。……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的意识形态。……上气不接下气、毫无希望地想获得一种人赐的、天赋的和宿命的地位。——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消费的确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我自己也经历过冲动消费,上次去日本,在 an­i­mate 店里看到舰娘型录,想都没想直接买了,2400JPY,现在就放在书架上,也没怎么翻过。而我这个人比较懒,家庭按阶级说的话属于中产,于是我在重要的兴趣或生活领域消费时,往往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最好的,至于其他的日用品一类,就没必要那么讲究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耳机我用 1k 多人民币的舒尔 SE215,而烤吐司机用的是 30 块钱的广东产的一个牌子。书籍的话,我有 150 几本 pdf 格式的,由于我并不太在乎纸质 or 电子,所以外出时会带 iPad 方便看 pdf,如果是真的特别喜欢的书或者必须要经常翻动的,我就会买纸质版。除此之外,我还有四十块钱的影印版《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二 —— 千高原》,有十几块钱的影印版民国时期的书《北欧神话 ABC》,有六七十元精装的《夜莺与玫瑰》、《围城》,有一百多的《地理学与生活》,有 360JPY、680JPY 的日文原版小说《心》、《Re:ゼロから始める異世界生活》等等。

我有个朋友,她总是对电子支付的数字变化无感,以至钱一下子就花光了,只有实在的、经手的货币才能激起她的感觉。而我由于常年的网购习惯,对支付宝和微信的余额变化较为敏感,在消费时总会想:“这是多少多少钱……”,因此实物钱包和虚拟钱包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本质都是数字的增减。

消费对我来说,实在的和虚拟的都是一致的,我支付货币,获得某些东西,不论是 steam 上买游戏、手游充值氪金,还是衣食住行的日常花销,都是消费,只是精神愉悦和肉体愉悦的差别,我认为,前者不该受到谴责,受谴责的只能是 “花了太多钱”,而不是 “在错误的地方花钱”,因为对错的标准主观性太强。

但是,我反对一切追求名牌的做法,因为实在是没必要。我同样是实用主义的支持者,所以一个商品会不会被我消费,关键在我认为它可以对我产生多大的价值。不过,有时我也会冲动消费,这个在开头就提出过了。在我觉得没必要用 “好一点的货” 的场合,我当然会选择用便宜的东西凑合。

省钱妙计是好的,但也只是大多数情况。我的奶奶十分节约,这也让她失去了很多享受的机会,如果不适度消费的话,再怎么省吃俭用也是没有意义的。今年 4 月我打算和朋友去上海玩几天,由于目标并非美食和住宿,所以我选择了 70 元一晚的青年旅舍,大部分三餐也会在 fam­ily mart 等便利店解决,然而我已经看到了自己会抱着一堆书回来…… 或者其他什么我看着特别喜欢的玩意儿。

如果像鲍德里亚说的,人死在了消费的符号化降维打击里,整日追逐什么春季限定、夏日新款、秋季特卖、冬日促销,并为此心醉神迷,那就不啻是个人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