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时候接触到「能」和「狂言」之类的词的呢?应该是在五六年前,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吧。我在无印良品闲逛,偶然发现了一本跟日本文化有关的书,于是就拿起来大致翻阅了一遍,把里面的关键词都记在了手机里,其中就有「能」和「狂言」两个词。后来,我又在东方project的角色和同人曲中见到了这些词,例如戴着「能面」的秦心,还有社团凋叶棕发行的歌曲『狂言「九十九星降」』。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有深入研究它们。不过,我没想到现在又在「日本传统文化」的课上与它们重逢了。以此为契机,我观赏了半能「葵上」狂言「附子」,现在写下这篇感想文,也算是补上过去的功课吧。

首先是半能「葵上」,它的「半」意味着压缩演出时长,省略前半部分,注重后半部分。「葵上」这一故事出自『源氏物语』,压缩后的情节大致如下:光源氏的正妻葵上(实际并未登场,由一件衣服代替)被恶灵缠身,生命垂危,家臣请修验者1横川小圣来帮忙,他双手不停搓动佛珠,终于将附在葵上身体里的六条御息所超度成佛。我的日语水平实在有限,即使打开YouTube上的字幕,能看懂的台词也就只有一句「聴我説者得大智慧,知我身者即身成仏」。因此,我基本上是从舞台布景、音乐演奏和人物表现等方面来欣赏半能「葵上」的。

舞台布景很简单,只有一个走廊和一座亭子,均为木制,走廊左边被一块三色布遮挡,而亭子里的背景壁画是一棵茂盛的三岔松树。主要演员仅有两名,也就是横川小圣和六条御息所,其余人员负责演奏音乐(乐器包括笛、太鼓、大鼓和小鼓等)和辅助表演(帮助演员整理衣服、收拾道具等)。

随着音乐的节奏,横川小圣不停搓着佛珠,与六条御息所来回走动,传递出一种紧张感。我不禁想起毛泽东总结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当然,负责演奏音乐的人们口中也念念有词,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佛教对日本影响深远。

六条御息所手持一根金色的棍棒,好似一把剑,不时指向横川小圣,而后者的意志十分坚定,仅从表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他们没有身体上的接触,但是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出两者之间一种剑拔弩张、互不退让的感觉。最后,当然是正义的一方横川小圣胜利。

我们都知道佛教的核心就是「离苦得乐」,那么恶灵六条御息所成佛以后,真的能得到快乐吗?其实,她生前也是一位气质高雅、极具教养的高贵女性,只不过是因嫉妒之心才堕落成恶灵的。在她与横川小圣的激烈战斗中,她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痛苦的来源呢?我想这也警示人们要尽量远离嫉妒吧,毕竟天主教教义的「七宗罪」里就有它。

接着是狂言「附子」,这个故事我在小时候就听过类似的版本。一位主人警告他的两个仆人不要食用桶里的东西,因为里面添加了名为「附子」的剧毒。然而,仆人们却在主人离开后发现桶里装的是白砂糖,于是吃了个精光。为了逃避罪责,他们撕破卷轴,砸烂茶碗,等到主人回来后声称不小心毁坏了主人的财物,只好服毒,以死谢罪——主人自然无法怪罪他们。

如果说凭借字幕我还能看懂半能「葵上」一点,那么没有字幕的狂言「附子」里的演员说的话对我而言完全是外星人的语言。扮演主人的是一位胖乎乎的少年,感觉有点像金正恩。两位仆人则由女性饰演,她们甚至比主人还要高一点。不过,演员们的动作张弛有度,很好地表现出了故事的所有情节,例如仆人们从「不敢接近桶」到「大口吃砂糖」,或是两位仆人在主人回来后边说话边哭泣——在我听来她们的声音是哭中带了一点笑的。

我忘了在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描绘了人类精神生活中最核心的矛盾。」我想,能和狂言也是如此吧。在「葵上」里我们可以看见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在「附子」里我们可以看见忍耐与纵欲的矛盾。对于演员来说,他们也必须仔细揣摩人物心理,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才能将精彩的能与狂言献给台下的观众们。


  1. 修验道是日本古来的山岳信仰受外来的佛教等影响成立的宗教,也称作修验宗。修验道的实践者称为修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