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有用”的东西,不学“没用”的东西,将来就是一个畸形的人,一个工具。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太注重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强调培养“专门人才”,结果很多人除了专业以内的东西,什么都不懂。
  •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对于哲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一腔对世界、对人生、对真理、对智慧的爱。
  • 冯友兰先生在讲到为什么要学哲学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类之所以要有哲学,是为了心安理得地活着。
  • 因为像“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没有所谓“终极答案”的。每个人都只能部分地接近这个答案,而不可能穷尽这个答案。
  • 菜谱上的说明,往往是“盐适量,葱少许”。什么叫适量,什么又叫少许?全得靠你自己去实践,去体会,没有人教得了的。
  • 美学就这样和哲学有着不解之缘。这是由不得我们喜欢不喜欢的事。你不喜欢哲学,哲学喜欢你。你想吊销美学的营业执照,也还得哲学家来签字。
  • 哲学和美、审美、艺术,至少在有一点上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科学以外的东西。它们要思考和回答的,是科学不可能思考也回答不了的问题,这就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幸福,是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这都是科学解决不了的。科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更多物质享受,但不能保证它是幸福的。
  • 美学原本就是用哲学之剑解艺术之谜。美学,岂能不首先是哲学呢?
  • 如果说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的合规律性,那么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美的合目的性。
  • 那么,那个要靠主观的东西才能证明、也才能成立和存在的美,难道会是客观的吗?
  • 低级事物的形式是高级事物的质料,它们也都有更高一级的形式。这样一级一级地追问上去,就一定有一个最高的绝对形式。作为致动因,它是“第一推动力”;作为目的因,它是“终极目的”。它是一切形式的形式,一切动力的动力,一切目的的目的,而且它本身肯定是没有质料的,是一种“纯形式”。
  • 神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和谐,就是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有机联系。这也就是美。
  • 可惜科学并不万能。像幸福、自由、美这一类的东西,科学就解释不了。因为幸福、自由、美,既不能测量,又不能化验。
  • 世界上没有什么美的原子、美的分子、美的细胞、美的度量衡,也没有什么幸福的分子,自由的分子。它们都不是科学所能解释的问题。
  • 如果你坚持自然美是客观的,你就得回答,这个客观的自然美是怎样产生的,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 科学可以回答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的起源,却无法回答美的起源,无法回答为什么宇宙看上去是美的,地球看上去是美的,生命看上去是美的,人看上去是美的。
  • 实际上,五星红旗代表和象征着什么,根本就不是美学问题,是政治学问题。五星红旗做成什么样子,那五颗星怎么摆,才是美学问题。
  • 说得白一点,英国经验派是从美感说到美,大陆理性派则是从美说到美感。
  • 莱布尼茨有句名言:“音乐就是意识在数数,但意识不知道自己在数数。”
  • 所谓批判,就是追问知识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具体到美学,就是追问审美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说得白一点,就是把审美是怎么回事,一点一点地讲清楚,弄明白,而不是想当然。
  • 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这就是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
  • 审美就刚好相反,是“由判断而生愉快”。也就是说,先判断对象“真美啊”,然后才感到愉快。
  • 那些自以为审美水平特高的人,总是无一例外地对那些被他们看作不懂审美的人,抱着居高临下的同情。
  • 审美,是无目的的。如果硬要说它有什么目的,我们也只能说它的目的就是审美。或者说,审美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以自身为目的,也就等于没有目的。而且,就算有目的,我们也感觉不到。
  • 审美并不要求主体在对象那里觉察到什么目的,只要能够唤起愉快的情感,符合情感愉快的目的,就行了。
  • 所谓共通感,不是说每个人都“将要”同意我们的判断,而是“应该”对它同意。
  • 审美判断刚好相反。它实际上是主观的,却又在逻辑上、理论上要求普遍有效性。
  • 也就是说,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什么主客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它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 请问,我们的美感是不是美感,又靠什么来证明呢?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靠他人的同感他人的共鸣来证明。所以,审美判断必须先验地假设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共通感”。
  • 比方说,直觉可以没有逻辑,逻辑却必须以直觉为前提;功利可以没有道德,道德却必须以功利为前提。
  • 艺术家就是审美直觉能力特别强的人。他们总是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 你用语言思想,你在思想的同时就有语言了,怎么会表现不出来?结论只有一个,你根本就没有思想!
  • 移情学派认为,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凝神观照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将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结果就使自我变成了对象,对象变成了自我。这时,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对象是美的,而这样一种“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
  • 惠子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个体的体验是否能为他人认识。
  • 因为庄子自己快乐,所以,当他凝神观照鱼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将自己的快乐“移”到了鱼身上,结果就觉得鱼是快乐的了。这就叫“移情”。
  • 自然界原本无所谓优雅不优雅,高贵不高贵。
  • 拟人是在想象中把非人对象的外部特征和人的外部特征联系起来,移情则是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对象。拟人所拟之人可以是他人,移情所移之情必须是自己。
  • 联想是“睹物思人”,移情是“物我同一”;联想是“由此及彼”,移情是“推己及人”。
  • 首先是有了时间的距离——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其次是有了空间的距离——你已经不在现场了。最重要的是,有了心理的距离——你已经不害怕了。
  • 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说:“近而熟悉的事物往往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但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以超然的精神看待它们,则可能变得奇特、动人甚至美丽。”这就是距离的作用
  • 当我们走进剧场时,那一张小小的戏票已经剪断了我们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距离已经预设好了。
  • 艺术品表现的,是人类普遍共同的情感和主题,比如爱与死。
  • 审美距离的设置,决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到与个人无关的程度”。恰恰相反,对象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是切身,越是情感浓烈,越是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就越是能产生美感。
  • 中国美学主张的办法,是“立象尽意”。也就是说,概念性的语言说不清,那就让形象来说话。
  • 实际上艺术家的工作就是为人类情感找到它的同构对应物,欣赏者的任务也只是通过这些同构对应物唤起相应的情感,其他的反应和理解都是多余的,非艺术的。
  •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人被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语)。可是弗洛伊德却通过他的研究告诉我们,人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受理性和意识的支配,还受非理性和无意识的支配。
  • 艺术家在艺术品中表现了他的无意识,欣赏者则通过对艺术品的观赏,宣泄了自己的无意识。
  • 历史是由逻辑决定的,而且是对应的,这就叫“逻辑与历史相一致”。
  • 黑格尔就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天才地、创造性地把世界描述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绝对理念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确定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
  • 概念是理论上“有”,实在是实际上“有”;概念是抽象普遍的,实在则是具体个别的。所以“实在”能够否定“概念。
  • 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质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不断运动着的绝对理念。它在自身的运动中“外化”出各种现象。
  • 绝对理念否定自己的目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因此,它还必须向自身复归。而且,它的复归,还只能实现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
  • 艺术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必然性。在黑格尔看来,这种必然性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人这里,就在于“人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
  • 用黑格尔的话说,它们都是“改变外在事物的形状”,“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其目的,也都是在一个对象上复现自己。
  • 最典型的象征型艺术是建筑,尤其是古埃及建筑。它的特点,是形式大于内容。
  • 所以黑格尔说“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在象征型艺术中,理念只是“勉强粘附到这个对象上去”。
  • 古典型艺术的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既没有未表现出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它把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因此理念就可以和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也就是说,在古典型艺术那里,“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也就是“真正的艺术”。
  • 人和神的区别,只在于神比人更高大,更完美,更长寿。
  • 古希腊的神性就是人的理想,而且是人的艺术和审美的理想。
  • 他们特别热衷于体育运动,健美运动,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和神一样完美。
  • 神,总是要作为人表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人才能认识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或者绝对理念当它表现为人性时,它就只能表现在美丽的人体里。
  • 精神是无限的、自由的,人体则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有限的、不自由的人体并不能真正表现无限的、自由的精神。
  • 象征型艺术是形式大于内容,物质压倒精神;浪漫型艺术则是内容大于形式,精神溢出物质。
  • 浪漫型艺术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自我”抬到很高的地位。
  • 古代艺术注重的是普遍的政治、伦理和宗教的理想,近代艺术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意志和内心冲突。
  • 艺术作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它的理想只能是理念与形象的统一。根据统一的程度,艺术就表现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类型。它们也是艺术对于“真正的美的概念”的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
  • 类型主要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纵向的,门类却是横向的,是艺术由于物质材料和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种类和类别,比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类型和门类这两个概念是交叉的。
  • 比如同是建筑,就有象征型建筑、古典型建筑和浪漫型建筑三种。埃及建筑就是象征型建筑,希腊建筑就是古典型建筑,哥特式建筑就是浪漫型建筑。
  • 不过,在黑格尔这里,类型是主要的,门类是次要的。
  • 这些材料是无机的、没有生命的,但正因为如此,它们很合适用来表现神的普遍性,尤其是大理石。于是,心灵便借助大理石之类冷冰冰的物质材料,表现出它永恒的静穆。
  • 在绘画这里,精神已经开始溢出物质了。这说明精神已经不满足于它和物质材料的统一,它要向更加自由和无限的方向发展。因此它要寻求一种更加便于表现内心生活的材料。黑格尔说这就是色彩、声音和语言,与之相对应的艺术门类则是绘画、音乐和诗。这就实际上过渡到浪漫型艺术了。
  • 音乐也不是视觉艺术,而是听觉艺术。黑格尔认为,视觉和听觉一样,都是一种认识性的感觉,而不是实践性的感觉。
  • 比如在整个世界中,从自然界过渡到人的精神的桥梁是人类社会;在人的精神中,从艺术过渡到哲学的桥梁是宗教;在艺术中,从象征型艺术(建筑)过渡到浪漫型艺术(绘画)的桥梁是雕塑(古典型艺术);在浪漫型艺术中,从绘画过渡到诗的就是音乐。
  • 宗教不但和艺术一样,也有三个阶段和类型,而且也是绝对理念在人的精神中复归自身的一个阶段,只不过是第二个历史阶段罢了。所以宗教和艺术一样,也要解体,而让位于哲学。只有哲学,才是绝对理念真正自由的思考,也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 黑格尔的所谓“绝对理念”,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至少,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这个历史阶段时,它实际上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了。所以,艺术的发展逻辑,也就一定是从“对象”到“对象与自我的统一”再到“自我”,或者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再到“主体。
  • 所以,黑格尔的体系,表面上看是运动的、发展的、辩证的,实际上却是封闭的。正是由于它的封闭性,黑格尔无法正确地预见到艺术的未来。
  • 在柏拉图看来,这种“模仿的艺术”是不真实的。因为在他那里,真实有三个条件:绝对、唯一、永恒。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理式,或者说理念、概念。
  •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真实的。不但艺术是真实的,而且它模仿的对象——现实,也是真实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理念与现实、概念与实体的统一。
  •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艺术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比现实、比历史都真实。为什么呢?因为艺术直接模仿理念。
  • 表现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把个体感性存在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个体的自我实现面前,群体不再是神圣的、权威的、不可改变和不可超越的。在主体的自由驰骋面前,客体也不再是高于个体经验因而必须一丝不苟地描摹或仿造的。
  • 中国美学认为,人之所以要有艺术,是因为他有情感。“情动于中故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这就是诗;“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就是歌;“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就是舞。诗歌舞三位一体,都是情感的表现。
  • 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艺术家表现的是什么,就说艺术不是表现。表现只是艺术家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要有所感动就行了。
  • 人如果酒足饭饱、百无聊赖、精力过剩,就会做游戏或者搞艺术。总之,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吃饱了撑的”。
  • 一个民族的艺术即便在童年期,也会要求一种真实的内容和意义。所以,优秀的艺术品当中往往充满了人生的哲理,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 克罗齐说得好,同一首诗的题材可以存在于一切人的心灵,但正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使诗人成其为诗人。
  • 情感的普遍性非常重要。只有那些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情感和题材,比如爱情、死亡、生命的价值等等,才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 实际上贝尔所说的“意味”,不是我们通常所谓主题、思想、情感等等,而是一种“非一般意味”的意味,“非日常情感”的情感。简单地说,它就是“事物中的上帝,特殊中的普遍,无所不在的韵律”,是一种“终极的存在”,有点类似于中国美学中的道、气、气韵、韵味、神韵一类的东西,不大说得清楚的。
  • 第一,它告诉我们,美学的对象,是美、审美和艺术。
  • 第二,这个结论告诉我们,美学的方法是多学科的。比如美的研究,主要是哲学的。审美的研究,主要是心理学的。艺术的研究,则可以是哲学的(如黑格尔),可以是社会学的(如丹纳),也可以是人类学的(如格罗塞),还可以是其他什么学的。
  • 美、审美、艺术之间,有一种逻辑关系。正是这种逻辑关系的展开表现为美学的历史。
  • 艺术的研究其实也有三个环节,即本质、功能、特征。
  • 在研究艺术特征的时候,要用减法,寻找它最不能没有的“底线”。
  • 当然,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科学和宗教是“有形式的意味”,这个说法还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较之科学与宗教,艺术更偏重形式一些。
  • 任何艺术都是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是为着情感体验的。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
  • 科学、道德、宗教,都是内容重于形式,艺术则是形式重于内容。艺术的内容是可能被湮灭、被遗忘的,但只要其形式还有生命力,则艺术品长存。
  • 情感是有对象的,情绪是没有对象的。情感总是指向某个对象,而且一定要指向某个对象。
  • 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表现为艺术品,其实就是把自我变成对象。所以,艺术表现就是情感的对象化。
  • 移情是情感的对象化,表现也是情感的对象化,这就等于说艺术和审美都是情感的对象化。在审美活动中,它对象化为审美对象。在艺术活动中,它对象化为艺术作品。
  • 情感其实有三个特征,即主观性、对象性和传达性。
  • 情感因为是主观的,因此必须对象化;因为是有对象的,因此可以对象化。情书、信物、含情脉脉的眼光,等等等等,就是情感的对象化。
  • 有位诗人给“情话”下了这么个定义,他说情人之间的话就是“不知所云的窃窃私语”。也就是说,他们具体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说。
  •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是艺术的特征。艺术是情感的传达,这是艺术的功能。
  • 情感是人的确证。没有情感,人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人。
  • 情感恰恰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确证感,就是人在一个对象上体验到自我确证的心理过程。爱是一种肯定性的确证感。
  • 正是通过对鉴赏判断四个契机的分析,康德揭示了审美最为本质的特征,即“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 高级情感包括三种,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有的心理学家比如湖南师大的陈孝禅教授便把它们合起来称作情操。陈先生认为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三类,即情绪、情感、情操。情绪是低级情感,情感是一般情感,情操则是高级情感。
  • 审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过程,美感是对象化了的情感,也就等于说审美是情感的传达,美感是传达了的情感。
  •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美感则是对象化了的情感;艺术是情感的传达,审美则是借助一个对象来传达情感的活动和过程。
  • 艺术是人的确证,美则是能够确证人之为人的东西。
  • 真伪、善恶、美丑,都是人对事物的评价,是人的价值判断,而且是以人为中心来设立评价标准的。
  • 真伪、善恶、美丑,都是对于人而言的。
  • 正因为真伪、善恶、美丑都是对于人而言的,因此它们也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 因为任何对象一旦进入艺术领域,无论美丑善恶,都一律变成美。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丽的猴子和人比起来也是丑的。这句名言其实揭示了一个道理:美就是能够确证人之为人的东西。艺术之所以无丑,就因为艺术是人的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