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特别想喝可乐,但家里没有存货了,只好出去买。为了省钱,多走几步路到药店(兼日用品、食品店,价格较为便宜),拿了塑料瓶和易拉罐装的可乐,又随手加了一瓶三得利乌龙茶,要了个袋子装着,微信付款后走回家去。天色差不多全暗下来了,招牌和路灯格外显眼。想了想决定摘掉口罩,立刻呼吸到夏日夜晚的泥土气息——这儿实在是过于乡村了。我跟朋友抱怨道:「你能想到日本的好玩的,我这儿都没有,只是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罢了。」实际上,我的胃才是最思乡的。乡愁对我来说不是邮票,不是海洋,也不是坟墓,而是在中国最普通的那些家常菜。我得坐四五十分钟的车进城,去中国物产店才能买到老抽、陈醋、豆瓣酱、老干妈、榨菜、鲮鱼罐头、(淀粉)火腿肠、橄榄菜、椰树牌椰汁、旺仔牛奶、香飘飘奶茶之类的东西。在国内随处可见的商品,到了这儿一下子都和我失去了联系。每当看着水果高昂的价格,我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叹气,又常常回想起奶茶、果茶自由的日子。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在吃到油条、卤鸭、炒肉这些食物的时候都会感动到难以言表。
和朋友聊天时,她问我日本菜是否过于清淡,我忽然就想到『菊与刀』,然后说:「日本人既能像菊花那样端庄优雅,创造出侘寂、物哀这样的概念,也能像武士刀那样杀人不眨眼,制造出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惨案来……这大概就是日本民族的矛盾性吧。所以,日料既可以清淡至强调食材本味,也可以浓厚至筷子插进汤底不会倒下来(当然是少数个例)。」不过,我住处附近的一家回转寿司店人均消费在1000日元左右,胜过我在国内吃到的所有日料店了:米饭柔软、食材新鲜、价格亲民。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出国就是将两种「日常」对调,或者说是「触手可得」与「难以入手」的对调。例如,在国内的KTV基本搜索不到太多vocaloid曲,而在这里任何一家卡拉OK都有「vocaloid专区」。以及,那些锁了国区的应用有时迫使我不得不再次「翻回去」……这大抵是另一种乡愁罢。在法国的朋友发来一张写满了各国语言「我爱你」的墙,但信息时代的墙上应该只有0和1。
乡愁 先满足自己的胃ヾ(≧∇≦*)ゝ
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日料难吃难吃~真的好难吃~
没有奶茶喝根本活不下去好吧
(话说日本也能微信支付的吗
我真的好想念国内的古茗、一点点、新时沏、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
日本这边只要是比较大型的超市、连锁店(包括便利店)都是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的,毕竟谁能拒绝钱呢(笑)
在我被关了一个月之后毅然决定润时,乡愁对我来说是字典里面的一个单词而已,没有任何意义。那样的故乡不要也罢
对你来说故乡一文不值,对我来说故乡是心之安处。问题是,你觉得在我思念故乡的时候,跑过来在我面前炫耀一下「哦哟,我可是一点儿都不思念故乡啊!」是合适的吗?说话之前不考虑一下听者的感受,你这种人还是不要再来我的博客污染评论区了吧🙄